堅持“四突出四強化” 健全完善監督體系 省國經公司推動紀律作風建設走深走實

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省國經公司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狠抓紀律作風建設,優化完善監督機制,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突出政治引領,強化政治監督

堅定踐行“兩個維護”,持續深化政治監督,確保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動黨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一是大力實施“凝心鑄魂”工程。嚴格執行“第一議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制度,及時傳達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持續壓緊壓實政治責任,把穩企業發展“方向舵”。二是持續夯實“四責協同”。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明確41項監督管理具體措施。建立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及領導班子“一崗雙責”臺賬,壓緊壓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實現述責述廉、廉潔檔案、談心談話三項全覆蓋,約談中層干部和各級“一把手”200余人次,有效發揮監督作用。三是全面規范治理體系。細化完善黨委會、董事會、總辦會“三會”權責清單,明確338個事項審批權限,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重大事項黨委前置研究和“一把手”末位表態機制,規范決策流程,提升決策水平,著力構建權責清晰、系統有序、協同配合、運轉高效的治理機制。

二、突出貫通聯動,強化監督機制

堅持“預防在先、挺紀在前”理念,構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同的大監督格局。一是健全監督體系。建立黨委與紀委重大問題會商機制,推動“兩個責任”貫通聯動,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態,專題研究典型問題,確保監督機制高效運轉。充分發揮紀檢監督專責,協同各職能監督作用,著力構建審計、風控、紀檢“三位一體”大監督體系。二是提升監督效能。整合全鏈條監督力量,做實政治監督,確保上級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做深專項監督,重點關注招投標、經商辦企業等,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做細日常監督,持續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效。建立問題線索移交機制,加強同業務部門協作配合,確保監督取得實效。三是強化風險防控。優化“1+3”風險管控配套體系,明晰5大風險類別,構建前臺業務、中臺風控和后臺審計紀檢的風險管控“三道防線”。圍繞“4+1”業務板塊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定期開展風險和廉潔點位排查,建立全面風險清單,推動企業合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三、突出問責效能,強化優良作風。

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精準處置問題線索,營造干事創業濃厚氛圍。一是建立跟進式監督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對巡察或審計反饋問題、上級檢查反饋問題、自查自糾發現問題等整改落實情況加強跟蹤督導,建立問題臺賬,明確完成時限,定期更新進展情況,確保問題整改到位、整改徹底。二是從嚴開展執紀問責。堅決查處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行為,持續推進巡察審計反饋和內部督查指出問題整改,持續緊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突出問題,給予2名干部黨紀警告處分,對2人開展誡勉談話,累計清退費用21萬元。三是加大提醒函詢力度。注重“防未病、治已病”有效結合,把用好“第一種形態”作為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監管的重要舉措,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指出制止,提醒約談21人,印發工作提示12份,強化整改落實。

四、突出警示教育,強化廉潔文化

堅持“教育在先、關口前移”,綜合運用紀律教育、警示教育等方式,持續擰緊廣大干部員工思想“發條”和作風建設“總開關”。一是深化學習成果。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邀請專家學者專題授課,深入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組織黨員干部到延安等地開展專題黨性學習和紀律教育,所屬基層企業黨組織開展各類學習36次,切實增強全員作風紀律意識。二是豐富教育載體。構建多元警示教育載體,建立廉潔短信平臺,依托門戶網站、國經講堂、OA信息系統等陣地開展廉潔宣教,組織干部職工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集體學習典型案例通報,時刻“敲鐘緊弦”。三是厚植廉潔土壤。深入貫徹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求,持續開展“好風傳家”廉潔主題教育,連續4年累計組織240余人次分別到天府家風館、眉山三蘇祠等廉潔教育基地開展現場學習,以廉潔文化培育清風正氣。